学校主页 English

“小分子天然药物”团队实现金属催化的天然稀有 Premyrsinane二萜的高效转化合成

来源:办公室   作者:     日期:2021-05-25   点击数:  


近日,我院小分子天然药物团队在天然产物化学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影响因子3.782,中科院一区,天然产物化学Top期刊)上,以西南交通大学校为唯一署名单位发表了题为“Iron-Catalyzed Skeletal Conversion of Lathyrane to Premyrsinane Euphorbia Diterpenes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329 82003634)的资助下完成。论文第一作者为太阳成集团tyc151cc博士研究生肖遥和王能,博士研究生万琳茜也参与了部分工作,通讯作者为李晓欢助理教授、周先礼教授和高峰教授。

大戟属植物二萜成分因其结构多样性和优良的药理活性,一直以来是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Premyrsinane二萜类化合物作为大戟二萜的重要结构类型,因其独特的5/7/6/3稠环碳骨架和显著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研究表明该类二萜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细胞毒性、多药逆转、抗炎活性、抗病毒特性等各种作用。

目前对premyrsinane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仅限于传统的提取和分离、结构鉴定、活性筛选和天然天然来源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而基于其特定活性的结构优化、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生物学家认为premyrsinane二萜是由续随子烷二萜在植物体内生物酶的催化下C6-12环合而成,但遗憾的是国内外尚无通过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证实这些推论。天然premyrsinane二萜的稀缺性严重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在此背景下,团队设想能够通过化学的方法在解决来源目前的严重的来源短缺问题的同时,从化学的角度证明二者之间的生源关系。

本研究在生源关系推论和仿生合成指导下,提出将铁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应用于大戟二萜的骨架转化,以天然来源丰富的续随子烷型二萜L3为原料,高效制备了两个premyrsinane二萜,同时这两个化合物均显示出对4T1细胞较强的细胞毒性;该研究首次从化学角度实现了续随子烷与premyrsinane之间的生源转化,验证了植物学家关于二者的推论,能够为大戟科植物之间的生源关系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研究高效合成自然界含量稀少的premyrsinane二萜化合物,有效地解决目前premyrsinane的来源短缺问题,为发现新型premyrsinane二萜活性化合物奠定基础。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natprod.0c01363